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家电品牌 家电品牌

歼35舰载机臂章_歼35舰载机

tamoadmin 2024-08-17 人已围观

简介1.中国又1款先进战机或将服役2.歼-35舰载机,在陆地飞行测试3.媒体盘点福建舰将配哪些新型舰载机4.空军或接收第二款隐身机5.隐身舰载机不只有歼35?6.歼35隐身舰载机最新照片曝光7.为何F-35不用进恒温机库,还可以当舰载机天天被海风吹?为何上舰的是歼35不是FC31?FC31落败歼20后,要如何实现逆袭?随着福建舰下水官宣和歼-35的3号测试机消息的泄露,歼-35上舰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1.中国又1款先进战机或将服役

2.歼-35舰载机,在陆地飞行测试

3.媒体盘点福建舰将配哪些新型舰载机

4.空军或接收第二款隐身机

5.隐身舰载机不只有歼35?

6.歼35隐身舰载机最新照片曝光

7.为何F-35不用进恒温机库,还可以当舰载机天天被海风吹?

歼35舰载机臂章_歼35舰载机

为何上舰的是歼35不是FC31?FC31落败歼20后,要如何实现逆袭?

随着福建舰下水官宣和歼-35的3号测试机消息的泄露,歼-35上舰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对此很多人疑惑,为啥上舰的会是歼-35?

毕竟此前互联网上还有歼-20可能上舰的消息,而且歼-35亮相前沈飞还公开了另一款FC-31战机,怎么就让歼-35这款战机“后来居上”了?

歼-20为啥不上舰

歼-20之所以不上舰,主要是因为体积问题。

诚然歼-20的战斗力非常强大,但它恐怕并不适合当舰载机,其原因就是因为它的体积太大了。不同于陆地上,航母上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因此舰载机的体积会直接影响航母的舰载机搭载量。

在所有五代机中,歼-20的体型是最大的。以歼-20的体型,它要是上舰,福建舰的舰载机搭载量至少得砍掉3分之1。

歼-20的大体型主要增加的是它的内油量和载弹量。歼-20的作战半径为2000公里,歼-35的作战半径保守估计是1200公里。

看上去歼-35比歼-20腿短了许多,实际上1200公里的作战半径对于舰载机来说已经够用。此外美国的五代舰载机F-35C,其作战半径也在1200左右,从海军对抗的需求来说,歼-35的作战半径并不算短。

在载弹量方面,歼-35比歼-20少了两格侧弹舱,因此少了两枚格斗弹。

歼-20是内置弹舱搭载4枚霹雳-15导弹,两侧的侧弹舱是各搭载1枚霹雳-10或霹雳-15导弹的模式。歼-35没有侧弹舱,比起歼-20的6枚导弹就少了2枚。

不过我国舰载机是高低搭配,歼-35负责空优,歼-15有12个挂点,歼-35配上歼-15的导弹就够用了。由此可见,歼-35的性能虽然比歼-20低,但还是够用的。为了溢出的性能减少舰载机数量,明显不划算。

在作战半径已经够用的情况下,舰载机的数量就比较重要了。在舰载机的战术运用中,有一个攻击波次的概念,即一群舰载机对敌方舰队进行攻击后返航,之后组织第二波、第三波甚至是更多波次的攻击。

这种如冲击波一样的进攻方式,能保证在己方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对敌方施加最大的压力。航母上的舰载机数量少,自然会降低攻击波次的效果。

FC-31的作用

FC-31不上舰和其定位有关。

FC-31并非是一架明确要服役的战机,它的作用更像是一款实验机型,是沈飞用来积累技术的练手之作。

据传当初我国立项五代机进行前期理论验证的时候,沈飞的FC-31方案落败成飞的歼-20,之后沈飞在FC-31被空军遗忘的状态下,仍旧自己出钱出设计。

从FC-31的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出这是一架非官方的战机。在我国的战机命名规则中,正式服役的歼击机都会赋予“歼-××”的名头。

歼击机名字前是“FC”基本意味着我军不会自己用了,像我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由巴基斯坦主役的枭龙战机,它的编号就是“FC-1”战机。

因此FC-31的定位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服役,是沈飞为了训练自己的五代机设计能力搞出来的。

当然,FC-31如果除开练手的目的也并非是纯赔本买卖,因为FC-31是开放为外贸武器的,被列入了军贸清单中。如果FC-31能卖出去,沈飞设计它的成本就能收回来了。

总的来说FC-31就是沈飞的技术池,之后沈飞设计新战机就能在技术池中挑选技术了。像最新曝光的歼-35,就是沈飞在设计了FC-31后的技术沉淀之作。

歼-35和FC-31虽然是两款战机,但其在技术上有明确的传承关系。在FC-31存在的意义就是为验证技术的情况下,自然不会上舰。

中国舰载机发展

随着我国各项舰载机发展的稳步推进,我国的海军航空兵建设也趋近于完善。我国有了歼-35和歼-15B这两款战机,就有了最基础的海空作战体系。

此外我国的空警-600和歼-15D也是消息不断,这两款战机入役后,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信息化也会到达相当的高度。

空警-600作为我国舰载预警机,对提升我军的战场感知能力意义重大。而且固定翼预警机还能对舰载歼击机编队进行引导、指挥等,大大提升舰载歼击机编队的超远视距打击能力。

歼-15D则是我军在歼-15的基础上研制出的舰载电子战飞机,能对敌方实施电子欺骗、干扰、破坏等作战目的。

比如说创造强电磁干扰环境,断开敌军内部的通讯。亦或者直接侵入敌军的通讯系统,在内部发布消息。这些作战手段不论是哪一种,只要能成功实施都能取得巨大的效果。

中国又1款先进战机或将服役

歼-35“一机四型”成海空主力

国产歼-35在经过多年技术验证和迭代后成功首飞,实现了外界对国产隐身舰载机的多年期待。在首飞之后,歼-35的试飞进展也异常神速,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后,就已经有三架原型机露面。其中,“350003”号原型机,无论机身涂装还是关键细节,已经非常接近量产型号,以至于美国The Drive网站撰文表示:“这架舰载机光洁的令人难以置信”。鉴于中航工业已经在歼-20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足够的技术基础,歼-35目前的试飞进程也非常顺利,未来量产并服役已经没有多少障碍。虽然从现有细节分析,歼-35的性能可圈可点,但有关其最终量产规模的问题,也引发了外界的热烈讨论。

按照之前沈飞副总设计师接受媒体访时披露的消息,用作航母舰载机仅仅是歼-35最基础、最急需的发展方向。在基本满足海军需求后,还将衍生供空军使用的陆基型号、类似歼-20S的双座型号,甚至是对外销售的出口型号,首开国产战斗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机四型”格局。相比于歼-7、歼-10、歼-11,歼-35等,在系列改型广度、深度上开创了国产战斗机的新局面。更重要的是,这条道路并不仅仅在理论上可行,作为在海军舰载机领域发展数十年的海上力量,美国海军舰载机由海上岸、再对外出口的情形早有先例。

1958年5月,由美国麦克唐纳公司(已被波音公司收购)设计的F-4战斗机完成首飞,这是一款竞标美国海军重型防空舰载机的二代战斗机。由于方案出色,且设计团队技术雄厚,F-4在1961年正式交付美国海军使用,首批正式生产型号F-4B共生产了约650架。

美国空军也发现了F-4的出色之处,因此很快与麦克唐纳公司接触,希望后者能在海军舰载型的基础上发展陆基型号。由于同代舰载机的技术要求往往高于陆基型号,因此陆基型F-4C的开发很快结束,并在1963年5月开始量产,最终生产了超过580架。

F-4C又衍生出了F-4D、F-4E等供美国空军使用的改进型号,其中F-4D总数超过820架,F-4E更是高达1350架,是F-4系列战斗机中数量最多的亚型。相比之下,美国海军仅仅在F-4B基础上,发展出F-4J改进型号,生产数量不过520余架。加上各类亚型后,舰载版F-4大约生产了1200架,而陆基版则生产了超过2800架,并且F-4还向英国、日本、西班牙、以色列、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大量出口,总计生产了约5200架。据统计,F-4舰载型:陆基型:出口型比例大致为1:3:1。

由于F-4的表现过于出色,美国海军之后发展的F-14、F/A-18等主力舰载机,也试图延续F-4的辉煌,在完成上舰验证后,纷纷推出陆基型号以获得更多订单。不过,美国空军在F-4之后就不再装备美国海军主导的舰载机型号,F-14、F/A-18只能在出口市场上寻找机会。其中,F-14作为全球第一款三代机,与AIM-154“不死鸟”的组合,拥有了130千米外拦截苏联海上大型侦查机、轰炸机的能力。但在这一优势之外,F-14的应用领域实在过于狭小,与美国空军主导的F-15系列有明显差距。因此,除了在竞争伊朗空军订单时,通过使用特殊手段赢得胜利外,声名远扬的F-14并没有更多的出口成绩。

F/A-18的技术原型,可以追述到与YF-16竞争美国空军订单的YF-17,一开始是作为F-14的中型舰载机执行“打杂”任务。但早期貌不惊人的F/A-18,不仅凭借多用途优势获得了澳大利亚、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的青睐,成功出口陆基型号,而且从最早期的F/A-18A/B一路发展到F/A-18E/F,仍然是美国海军的绝对主力。美国海军已经前后装备过1800余架舰载版F/A-18,而出口数量大致在430架左右,再加上衍生的100余架EA-18G电子战机,F/A-18的舰载型:出口型:电子战型的比例大致为16:4:1。

美国航空工业最新发展的F-35,则是在立项之初就明确了陆基型、舰载型、垂直起降型、出口型并列发展的模式,其中空军装备的陆基型最早服役,后三种紧随其后。

F-35总共获得3503架订单,其中陆基型F-35A高达1763架,舰载型F-35C为340架(其中80架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垂直起降型F-35B是353架,出口型1047架(未来还会增加)。算起来,陆基型:舰载型:垂直起降型:出口型的比例大约为4:1:1:3。

三款美制舰载机不同型号的装备数量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战斗机面临的内外环境差异很大,各个亚型的分布也没有可比之处,即使是定位、应用领域和歼-35最接近的F-35,各个亚型的规模也注定与歼-35完全不同。不过,在部分情况下,美国海军舰载机的发展道路仍然值得参考。

中国海军显然是歼-35的第一个用户,航母数量大大限制了歼-35舰载型的装备规模。鉴于美国海军F-35C F/A-18E/F的组合,与我国歼-35 歼-15的配置非常相似,那么美国为保证11艘航母运转而装备的340架F-35C(约合每艘航母30架),如果我国海军能将航母数量扩展到6艘,那么歼-35舰载型的装备数量,大致在200架左右(考虑到早期试验型号)。在海军之后,一直以重型歼-20为主力的空军,也将开始装备歼-35以扩充规模。不过,在歼-20持续生产的情况下,再按照F-35A与F-35C的数据,来推算我国空军装备的陆基型歼-35就不太合理(F-35A数量多是因为F-22A已经停产)。

在美国海军、陆军中都担当主力的F-4战斗机数据估算,可能会更加合理。我国空军装备的陆基型歼-35,应该能达到600架左右。

我国定位与歼-35陆基型相似的歼-10战斗机,其在空军以及海军陆基航空兵部队中的总装备数量,大致就在600架左右(包括双座教练型歼-10S)。歼-35大致能够以1:1完成替换,或者顺应我国空军的发展步伐略有增长,都是比较合理的。

至于歼-35的对外出口型号,鉴于我国战斗机在全球的认可度仍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那么沿用F-4亚型的出口数据,将其估算为200架。至于歼-35双座型数量,相对难以估算。因为歼-20S的具体应用仍然是个谜团,或许会有电子战、无人机指挥、对地/对海攻击等不同用途。而不同应用领域之间的差距极大。美国空军在F-15D战斗机基础上,推出的双座对地/对海攻击型F-15E,实际上成为F-15系列后期的唯一型号,自用和出口总数量超过1000架。

在F/A-18基础上发展的EA-18G,则是专攻电子战领域的特种型号,总生产数量不到120架。鉴于对双座隐身战斗机具体应用的猜测,依然以居多,那么不妨就先以F/A-18与EA-18G的数量比例估算,即海空军总计装备的歼-35双座型数量,也在200架左右。

国产歼-35中型隐身战斗机的总生产规模,大致可达1200架左右,其中1000架装备我国海空军。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无法与F-35高达3500架的规模相比,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航空工业之前数十年的出口,奠定了广阔的市场基础,为F-35销往这些购买国打开了大门,而我国在这方面显然无法与之相比。事实上,相比于对外出口多年,也只获得巴基斯坦36架订单的歼-10,如果能够实现这个出口规模,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在歼-35之外,我国还有歼-20这款真正的主力隐身战斗机,按照同时代重型:中型战斗机数量大约1:1的经验来看,歼-20基础型加上双座型的总装备规模,大致也能达到800架左右。这与我国空军和海军陆基航空兵装备总计装备700多架重型“侧卫”的情况基本相当,也符合歼-20发展领先歼-35多年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海空军未来或将达成800架歼-20 1000架歼-35的总装备规模,用以应对美国军队180架F-22A 2400架F-35。鉴于后者还需要全球部署,以维护其全球“利益”,歼-20、歼-35的装备数量已经完全足够。

中航工业的初步成熟,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完成歼-7批量生产、歼-8初步完善,以及歼-7对外出口之后,但相比于当时美苏等国家开启三代机时代的情况相比,依然明显落后。的是,随着苏联解体,曾经被苏联空军视为珍宝的苏-27进入我国空军服役,中航工业在此基础上成功进行仿制,而且在同一阶段完成了歼-10的研发,最终形成了歼-10、歼-11/16并立的局面。

不过,这两者由于早期发展时间上的差异,使得歼-11/歼-16系列重型机的规模,居然超过了数量应该更多的歼-10中型机,后期更是出现了歼-10B这款三代半和歼-11B单一空优型号同期发展的尴尬情况。不过,相信上述种种问题和遗憾,都将随着歼-20的歼-35的出现而成为历史。

歼-35舰载机,在陆地飞行测试

中国又1款先进战机或将服役

近日“人民海军”发布了最新的海军宣传片中,出现了一架特殊的战机:从外形看它似乎是我国歼-15舰载机,但和一般歼-15不同的是,这款战机机头雷达罩没有尖尖的空速管,并且前起落架舱门从歼-15的单开门换成了两侧双开门。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班长看来,这架飞机可不简单,它大概率就是我国最新研制的新型弹射型舰载机-歼-15B。而从它出现在“人民海军”发布的宣传片中也说明了其正式服役的临近,相对于世界其他航母舰载战斗机,歼-15B将是一位重量级选手,其对中国海军的意义甚至不亚于歼-20之于空军。

F35C舰载机

现阶段世界一共有5款固定翼舰载战斗机:美国的F-35C和F-18、中国的歼-15、俄罗斯的苏-33和米格-29K,此外还有F-35B以及AV-8等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机,但它们的性能与前5位相差太大所以并不一起讨论。美国人的航母技术和经验几十年来一直独步天下,他们目前所使用的F-35C和F-18组合代表了未来航母舰载机的发展方向。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F-35C全面替代F-18,那是因为它们各有分工,前者负责利用隐身特长扫清空中威胁和对方重要防空节点,而后大批F-18再满载扫清残敌,或者由F-35C打前站侦查对方空中目标位置,后方的F-18发射中远程空空导弹攻击等等。通俗点讲就是F-35C是做高端活的,F-18是充当“苦力”的。而中国航母也正在打造自己的舰载机组合,那就是歼35和歼-15B。

歼35舰载机,目前正在试飞中

歼-35是我国第二款隐身战机,它专为我国航母研制,自亮相之日起就成为军迷的焦点,它的技术水准和作战定位都和F-35C并无二致,在班长看来,中美航母舰载机的核心对比就是歼-15B和F-18之间的较量。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的主力舰载机歼-15是远远达不到和美国航母舰载机较量的要求,主要原因便是航母限制了它的真实战斗力。

大家都知道歼-15的原型是俄罗斯的苏-27战斗机,作为一款重型双发战机,其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0吨,机内燃油携带量与一架F-16空重相当,即便是基础型号最大载弹量也超过了7吨。更难得可贵的是,作为一架重型战机苏-27还保留着最优秀的机动能力,这也是我国当初不惜代价引进它的原因(当时引进苏27的花费超过了建国以来我国对航空工业的总投入)。

歼15的标准挂载,对一架重型战机来说太少了

但改装成舰载机歼-15后,苏-27引以为傲的重型机优势却被“阉割”了,这是因为航母甲板狭小,重型战机要想在航母上起飞就必须减重(当然也能从最远起飞点以最大起飞重量起飞,但那样会大大影响航母起降效率),绝大多数时候,歼-15只能发挥其全状态的7成甚至5成战力,而这一切随着装备电磁弹射器的“福建号”航母出现彻底改变了。

没有人知道得到弹射器加持的歼-15究竟能爆发出怎样的战力,因为没人尝试过,包括俄罗斯,歼-15B就像一头关在笼子中的绝世凶兽,等待着“福建号”将它彻底释放的那一刻,它将发出震惊整个海洋的咆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歼-15B将成为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舰载机,其战力将超过现役歼-15的3-5倍甚至还不止,有了弹射器和相控阵雷达的加持,歼-15B绝对值得大家期待。

这张电脑CG图,只差一个主角了

未来这片海洋,这个世界,终究不能是一个国家的舞台,美国能做到的中国也能,美国做不到的,将来我们也能!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媒体盘点福建舰将配哪些新型舰载机

歼-35舰载机,在陆地飞行测试

2023年4月,从“央视军事”公众号发布的“福建”号航母最新照片来看,这艘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的电磁弹射型航母,在水线附近红色油漆处,有一处排水口在排水,且周边已经被熏黑了。

对此,有国内军事专家指出,这是“福建”号航母柴油发电机的排烟口。这也表明“福建”号航母在江南造船厂码头靠泊,所进行的系泊试验进展相当顺利,还在进行动力系统的测试。

从中文网络上披露的俯视照片来看,“福建”舰航母的飞行甲板,除了三个遮挡电磁弹射轨道的工棚还未拆除外,飞行甲板原本的电缆等附属物已经打扫干净。

估计下一步就是涂装甲板涂层和分区域的画线了,上层建筑舰岛上的平板雷达、通讯天线等都已经安装完毕。

此外,有人在网上发帖称,“福建”舰所在的江南造船厂3号港池内,现在,有6艘挖泥船正在进行紧张的清淤工作。

歼-35,这款沈飞基于FC-31“鹘鹰”外贸版战斗机改造提升而来的“海五”型舰载战斗机,有人称有不低于6架的规模,目前正在陆地电磁弹射设施上进行密集起降训练。

这个消息的可靠性应该较高,歼-35已经研发成功数架原型机,且刷上了海军灰蓝色涂装和醒目的“八一”军徽标志,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陆地弹射起飞是可能的。

辽宁兴城,中国海军航空兵建有舰载机训练基地,拥有2个滑跃起飞平台,1套蒸汽弹射装置、1套电磁弹射装置以及2套拦阻装置。

歼-15T弹射型舰载战斗机,已经先于歼-35完成了陆地上千次的弹射起飞、拦阻索降落项目测试。那么网友披露的小道消息称歼-35有望在“福建”舰第X次海试时,在舰上进行电磁弹射起飞,有一定的合理性。

“福建”号航母,机电等关键部门的舰员,春节前都已经上舰,舰长、副舰长、部门长都中高级军官也已经上舰。对外发出的信息也很明显,这艘大型航母已经进入海试倒计时。

舷号89的航母保障船,也已经驶入江南造船厂码头靠泊。用德国军事专家鲁普雷希特说法,89号航母保障船已经抵达江南造船厂,表示中国海军“福建”号航母即将开始海试。

涉及“福建”号航母的信息,或许这艘8万余吨航母的海试将指日可待。此前中文网络上有军事领域创作者发推声称“福建”号航母,2023年4月23日,海军成立74周年纪念日前夕,将进行首次海上试验,据此判断或许不是空穴来风。

“福建”号航母,首次海试不一定会拆除遮风避雨,隐藏电磁弹射轨道的工棚,主要将进行动力系统的测试。以后得经过数次的海试,会拆了飞行甲板上的工棚,进行歼-15T、歼-35、空警-600这三款主要舰载机的弹射起飞验证。

一旦003型航母海试时弹射测试歼-35离舰升空、阻拦索降落,标志着中国海军航母将正式拥有五代舰载战斗机,中国也将继美国以后,成为全球具备独立研发舰载战斗机的国家。

当下,面对国际和周边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国海军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战斗力,003型航母需要尽快入列,中国海军就将拥有3艘重型航母以及有055型万吨大驱、052D型防空驱逐舰和054A型护卫舰护航的3个航母编队。

届时中国海军强大的航母编队,带弹战备巡航南海、台海、东海、西太平洋、印度洋等,海上力量的大幅攀升,维护和平与稳定就强而有力,能有效应对不断增长的来自外部的挑战。

空军或接收第二款隐身机

媒体盘点福建舰将配将有3款舰载战斗机和2款舰载直升机上舰。

分别是歼-15T舰载战斗机、歼-15D舰载电子战攻击机、歼-35五代舰载战斗机、直-20H舰载直升机和直-18舰载直升机。另外,得益于配置电磁弹射的缘故,固定翼空警-600舰载预警机也可以上舰。

未来这些舰载作战飞机上舰后,预计“福建舰”可搭载60-70架,分别是2个歼-15T大队,总共24架,2个歼-35大队,总共24架,1个歼-15D大队,总共6-8架,1个空警-600大队,总共4-6架,1个舰载直升机大队,总共8-10架。

在满编状态下,“福建舰”可以依托预警机有效掌握空中态势,歼-35凭借能力掌控制空权,歼-15D依靠强大的电磁干扰能力压制干扰敌方雷达系统,歼-15T携带大量精确导弹执行火力打击任务,一个完善严密的打击体系将建立。

航空母舰的构造:

现代航空母舰,按排水量可分为大型(6万吨以上)、中型(3-6万吨)和小型(3万吨以下)航空母舰,按动力装置可分为常规动力和核动力航空母舰,按作战任务可分为攻击、反潜和多用途航空母舰等。

航空母舰舰体拥有巨大的甲板和舰岛,舰岛大多坐落于右舷。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战斗群舰船,舰队中的其它船只提供航母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

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战最重要的舰船之一。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区域、在不依靠当地的机场的情况下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隐身舰载机不只有歼35?

空军或接收第二款隐身机

中国战斗机工业发展势头之迅猛,想必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在人民海军发布的直招军官宣传片中,赫然出现了在海上劈波斩浪的三航母战斗群,以及由多架歼-35隐身舰载机组成的空中大编队。

很显然,这相当于官宣了在FC-31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歼-35战斗机即将上舰,该机已确定成为中国航母舰载机部队中的一员。

考虑一架喷涂了“八一”军徽并刷上低可视度涂装的歼-35照片已出现,这或说明该机已进入低速生产状态,并小批量列装部队试用,基本就只等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启动海试工作并实现舰载机上舰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歼-35隐身战机已处于或极其接近最终交付状态之时,身为其原型机的FC-31却再度被曝展开试飞工作,这就很有点意思了。

据悉,机身编号31003号的FC-31重启试飞,这是该型机的第三架原型机,也是担负重要试飞任务的验证机之一。

按理说,歼-35的技术状态已基本确定,无需以试飞工作积累更多数据,FC-31原型机已可“安心退休”,但既然其重新投入试飞,那显然说明某个并非解放军海军固定翼舰载机部队的用户,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度的考察和了解,乃至进行某些有针对性的修改。

于是乎,这个用户会是谁呢?

在中国军队尚未正式批量列装歼-35之前,潜在用户国或不会轻易进口这款战机,毕竟其需要得到研制方自家军队对这款新型战机的认可。

由此想来,歼-35的新用户基本仍是解放军航空兵部队,大概率是人民空军。如此一来,歼-35很可能成为继歼轰-7之后的第二款先列装海军航空兵,再进入空军装备序列的国产战机。

通常来说,一款战机的陆基型号和舰载型号会在飞行性能方面有所不同,且基本是舰载型号的飞行性能要在一定程度上弱于陆基型号。

为了满足航母起降的苛刻要求和适应海上高盐高湿的环境,舰载机需要加固机身结构、加强起落架强度、加装尾钩和刷涂专门的抗盐抗湿涂料,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飞机重量并影响飞行性能。

而对于陆基战机来说,则没有上述需求和困扰,故不用付出此类重量代价,飞行性能自然也要好一些。

不过这样一来,即便是同一款战斗机,舰载型号的各类飞行数据就不能被直接套用到陆基型号的身上。

空军若要准确掌握新战机的各类性能,尤其是了解其飞行性能极限,就需要对陆基型号开展针对性试飞。

就如同美军F-35系列隐身战机那样,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会分别组织对自用型号的种种试飞。

歼35隐身舰载机最新照片曝光

隐身舰载机不只有歼35?

在中国海军成立74周年纪念日上,央视对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进行了报道。这艘备受瞩目的全球首款非美系“超级航母”,被证实已开始动力测试,意味着该舰离首次海试的日子不远了。

令人感到惊喜的是,央视报道中直言“三艘航空母舰对中国来说是不够的”。显然,这基本已不是“暗示”我们的第四艘航空母舰到来,而是完全的“明示”了,说不定8万吨级的“福建舰”也会在不久后的某天,突然成为“过气网红”。

而更有信息量的话在于这句,即“福建舰可以搭载固定翼舰载无人机、重型舰载战斗机以及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等多种新型舰载机”。

在美国的F-14“雄猫”舰载战斗机全部退役,且俄罗斯的苏-33舰载机因无航母可用而逐步老化的当下,全球唯一的现役重型舰载战斗机,就只有解放军海军固定翼舰载机部队的歼-15。

按照预期,“福建舰”将混合搭载两款舰载战斗机,即身为非隐身重型战斗机的弹射型歼-15,以及中型隐身战斗机歼-35,这一组合与美军的F-35搭配F/A-18E/F的做法有着近似的思路。

然而,相比起中型战斗机,重型战斗机因体量相对较大,故有着天然的载弹量和载油量优势,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强的火力投射能力、更大的作战半径和更远的打击范围。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能发展一款隐身能力不亚于歼-35,且航程和载弹量亦不输歼-15的重型隐身舰载机,那势必将有极大概率成为“全球最强舰载战斗机”。

在央视的报道中,其只提到了“福建舰可搭载重型舰载战斗机”,却并未谈及具体型号,这就给人留下了一个极大的猜测空间。

对于航母、尤其是弹射器来说,其只需根据舰载机的起飞重量来调整弹射器功率,并无必要对应舰载机的型号。

因此,倘若国内发展出了尺寸和重量比歼-35更大的重型隐身舰载战斗机,那登上“福建舰”乃至后续的电磁弹射型航母,也并非绝无可能。

回想军备竞赛无比激烈的冷战疯狂年代,在航母和舰载机领域手握优势的美国海军曾试图继续维持和巩固自身地位,提出了发展两款重型隐身舰载机的,即大名鼎鼎的A-12“复仇者-2”攻击机和NATF-22战斗机项目,以这两款战机实现“全隐身力量组合”。

在技术论证阶段,美军就证明了重型隐身舰载战斗机在弹射型航母上的运用,并无什么不可逾越的技术门槛。

而这两款战机项目之所以会下马,乃至让美国海军退而求其次地接受了身为中型隐身舰载机的F-35C,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冷战的结束。失去了最大的争霸对手后,诸多颇显超前但极其“烧钱”的项目,被美国国会和军方一个个“毙掉”。

由此想来,身为电磁弹射型航母的“福建舰”,早已被证实在弹射器功率上限方面优于传统的蒸汽弹射器,自然具备弹射放飞重量更大的重型舰载战斗机。

故等待上舰的歼-35中型隐身舰载机+歼-15重型非隐身舰载机的组合,不排除只是一个过渡。

我们未来或实现当年美军未能实现的目标,即作战类舰载机的全隐身化,让歼-35与另一款重型隐身舰载战斗机完成“高低搭配”,后者将逐步取代弹射型歼-15。

至于这个可能存在的“最优组合”会在何时登场,说不定时间已不远了,待中国第四艘航母出现之时,也许就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为何F-35不用进恒温机库,还可以当舰载机天天被海风吹?

歼35隐身舰载机最新照片曝光,酷似大头娃娃,西方专家很关注

我们研制出的歼35战斗机,是全球范围内第二款,常规起降的隐身舰载机。所以歼35在正式亮相之后,就一直在吸引着,来自全球的注意。而一直都很关注,我们空中力量的德国军事专家,鲁普雷西特更是没错过,我们发布的任何一个相关消息。这就造成了不少,关于我们军机的发展。也许我们国内的军迷,都还没注意到的时候。

这位德国专家却早就已经,发出相应的推文了。像是鲁普雷西特最近,就注意到了我们网上,有出现歼35战斗机的最新照片。只不过新照片中的歼35,无论怎么看都像是大头娃娃。所以这也就使得,鲁普雷西特有些许纠结,不知道最新的照片,到底是不是真的。

据了解,最新曝光的是歼35的合盖照。虽然鲁普雷西特或许,因为不是太了解,所以会有些质疑真。但是通过前起落架的,弹射拉杆和两段式的襟翼,就能够确定最新曝光的,中型五代机就是歼35。只不过这架歼35的机头,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大,而其驾驶舱看起来却很大。根据折线的上部份,和折线的下部份比例判断。

雷达的尺寸其实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而之所以会让雷达,看起来有些小了。是因为座舱盖确实是太大了,于是就造成比例,多少都会有些失衡。但是歼35的这种失衡,其实还是在可接受范围内。那么歼35的座舱盖,为什么要设计得这么高呢?

实际上,因为对于舰载机的飞行员来说,着舰时的视野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航空母舰可是一个,一直在运动的载体。所以舰载机的飞行员,在每一次着舰的时候,其实都是在刀尖上跳舞。因此,飞行员在着舰的时候,才会对视野的要求非常高。

但是在机体差不多,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那么提升视野的最简单办法,就是将座舱抬高了。所以很多舰载机中,不少都是这样的大头娃娃。

而我们的歼35成为大头娃娃,原因也是一样的。诚然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飞行员的视野。可是用眼睛看毕竟,永远都是最直观,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态势感知方式。所以为让飞行员,能够拥有更好的视野。

于是抬高座舱就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选择。但是抬高座舱的直接后果,就是会使得气动效率开始下降。所以后侧进行延伸,用以改善气动外形,也就水到渠成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歼35隐身舰载机。才会是照片中曝光的,那种酷似大头娃娃的形象。而且其这种形象,其实也是最符合科学理念的。甚至在很大程度来讲,它还是胜过美国F35C的。所以也难怪西方专家,对其也是格外关注了。

严格意义上讲,与F-35年代相当的这批四代机,它们其实已经不依赖隐身涂料了,而是让飞机的蒙皮承担起吸收雷达波的任务。直观一点的说:早期的隐身飞机在蒙皮上刷上吸波材料。而现在的隐身飞机用吸波材料做蒙皮。

(实际上,用隐身材料做蒙皮的思路在B-2那个时代已经有了,不过当年的复合材料生产技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水平,只能退而求其次)

严格意义上的“隐身涂料”最早是用在F-22与B-2这两款隐身飞机上的。至于更早一些的F-117?它用的根本不是“涂料”,而是一种贴在机身表面的“雷达波吸收板”。

对于F-22和B-2来说,涂刷在机身表面的隐身涂料其附着性并不好,很容易被刮下来,在实际的使用中,因为环境温度的变化,还会热胀冷缩然后脱落。如此一来,几乎需要飞一次刷一次,非常麻烦,而且飞机出动任务前刷涂料来不及,所以都是平时刷好然后把飞机停在恒温机库里。

“涂敷型吸波材料”是这种涂料的学术称呼,其主体成分通常为“金属氧化物”,比如“氧化铁”。而如今的F-35用的是另一种隐身材料,更确切的说,是“一体化隐身蒙皮”,或者“结构型隐身涂料”。

即飞机的蒙皮本身就是由隐身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主体成分通常为“树脂基增强塑料”这类复合材料,而非传统的金属氧化物。这种材料有许多优势,结构重量较轻,同时能承受200-300度的高温,这对于提高飞行速度有很大的优势。除此之外,维护也简单的多。即使飞机蒙皮上覆盖的涂层损伤,对整机隐身特性的影响也不大,对于提高飞机出勤率,机场适应性有很大的作用。

现如今使用“结构型隐身涂料”的飞机就是FC-31,歼-20与F-35这3款。